我院邀请著名作家人邻老师讲座

更新时间:2017-05-24点击次数:127

        8月11日晚,我院邀请了著名作家人邻老师做了《读书漫谈》讲座,学院负责人和部分爱好文学的师生参加。人邻先生是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获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等,出版了诗集《白纸上的风景》、《最后的美》,散文集《残照旅人》、《闲情偶拾》等。
        人邻老师认为敦煌是一个感性的城市,生活在这里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心灵体验,莫高窟的洞窟里、壁画前、道士塔旁都能依稀看见前辈先贤的身影,文静安详的讲解员姑娘和大泉河旁的白杨树都隐约透出古老而深厚历史文化所透出善和美的气息。黄昏后的漫步,沙山边缘的发呆,日常生活中的织衣、买菜、煮饭都是体验生活的好方式。人邻老师所言让大家进一步领略了诗人善于体验感受、长于印象、想象丰富、情感细腻的风格。正如培根所言:一些书可以浅尝辄止,一些书可以狼吞虎咽,有些书则需要细嚼慢咽,好好消化(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an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人邻老师告诉大家读书一定要善于思考,大学时代应多读书,更要精读书。可以广泛涉猎哲学、舞蹈、电影、自然界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于好的书可以花上几个月时间,连续读上三、四遍。最好的状态是读自己喜欢的书,干自己喜欢的事,不要人云亦云。读书还要多写,初期的摘抄和模仿是必要的,通过学习别人的观察和描写方式,结合自己生活观察所得,慢慢地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之后,人邻老师点评了我院同学的一篇散文,分享了他的散文《盛夏》,指出要想写好散文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要将一些特别的感受性的东西写进去,作家就应该是放大的感受器。接下来以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没有选择的路》为例告诉大家要锤炼语言,以平白朴实的语言去触动大家的真情实感,在这方面,大家可以读读木心和胡兰成的作品,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贾平凹的《定西笔记》的语言都有独到之处,推荐大家一读。他特别强调了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感受基于真实的情景,有时候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总结起来就是要将感受场景、体验情感、描绘事物、思索事理尽力做到极致。最后,他勉励大家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负有一定的责任,学习旅游的同学应该将自己的个人对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的体验情感传递给游客,学习国画的同学应广泛涉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弘扬中国画。人邻老师还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文学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关系等问题,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大胆写作,并为部分想请他指导的同学留下了邮箱联系方式。
        人邻老师的讲座赢得了大家真诚、热烈的掌声,为学院注入了清新的文化气息。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