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卫老师应邀来我院做讲座

更新时间:2019-04-11点击次数:185

4月10日,敦煌学院客座教授、敦煌彩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第一人--杜永卫老师应我院邀请在401学术报告厅以敦煌彩塑为主题为我院师生做了精彩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院教师扎雅娜主持,我院2018级师生参加。

讲座开始,杜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敦煌彩塑制作过程的视频。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类型总分为两种:直接泥塑和间接泥塑。直接泥塑作为最古老的雕塑艺术,通过颜料进行绘色继而形成石窟彩塑、庙宇彩塑和民俗彩塑,又通过火烧陶瓷形成陵墓彩塑;间接泥塑则是学习雕塑的必须途径,是一切雕塑造型的基础。通过泥范石膏可以铸铜、蜡像、硅胶、树脂、塑料等。

敦煌彩塑的形式主要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题材类型分别包括神像类与世俗人物类。神像类有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供养菩萨和飞天等;世俗人物类有高僧,动物类、龛楣类和图案类等。

杜老师谈到,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而泥土的艺术,是石窟中的创作主题,也是一种塑绘并重的艺术。敦煌彩塑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同于石雕与石刻,其可塑性为佛像的表现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根植于此而又推陈出新,是创作的艺术源泉。

 

采编 | 雷志新

文稿 | 朱文晁

摄影 | 陈国文

编辑 | 沙  蓉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