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我院邀请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老师在学院401学术报告厅为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美术专业及2018级美术专业的同学以《莫高窟前史探幽--敦煌宕泉河汉晋遗迹的意义》为题开展了一场讲座,本次讲座由伏应科老师主持召开。
讲座开始,马德老师展示了汉代烽燧、塔夫提拜山岳寺院遗址、释迦牟尼讲经所在之地的相关图片,分析了从鸣沙山东望城城湾宕泉河北岸大塔与三危山、莫高窟的位置关系以及城城湾古画家台的位置。他讲到,仙岩寺作为敦煌最古老的建筑,见证了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历史。西安敦煌寺也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后并入广仁寺,敦煌寺内的塔砖印有“敦煌塔砖”四个大字,字样仍清晰可见。佛教之所以传入中国,也是深受竺法护与昙猷法师的影响。《高僧传》中记载:“经法所以光流中华者,护之力也。”作为历史上的“敦煌菩萨”,竺法护称得上是中国大乘佛教的传播者。“先是世高、法护译出禅经,僧先、昙猷等并依教修心,终成胜业。”
昙猷去往浙江前一直居住在敦煌的仙岩寺,后来成为浙江佛教六大创始人之一。现存于浙江天台赤城山塔的禅龛,他曾经便在此修行。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福一尊佛。”
课程结束后,敦煌学院特别聘请马德老师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客座教授,我院院长田卫戈为其颁发了聘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