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过于速成的教学模式,致使许多青年教师毕业后很快就登上了讲台。2019年5月8日下午,校本部教育学院焦瑶光教授以自身近四十年的从教经验,共分为五个方面,在401教室与我院青年教师们探讨了如何做好一名青年教师。
一、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十分重要,教师的价值观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生。教师需要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作风。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作为老师要保持内心的安定,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高,不能取得理想成绩,问题并非在学生身上。只有低水平的老师,没有低水平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教学能力。事情简单,情绪复杂,用尽量平和的表达方式去教导学生。
二、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初生的孩子,父母、教师对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且难以磨灭的。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谁教他他就会像谁。在校的时候一定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去图书馆、教室,多与书本交流。人爬一步是容易的,但立足在某个点或者某一层次上,再向上一步就难多了。
三、文化内容
梁漱溟先生曾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农民没有知识,但不能说他没有文化。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老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涉及面要广,尽量拓展知识层面,多去了解和学习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相关的知识,充盈自己。
四、个人能力
能力不仅体现于教学方面,更适用于生活当中。所谓良好的个人能力,包含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社会,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是要具有平铺直叙、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具备足以和别人相处和睦的亲和力,更要清楚自己应该要做什么的思维能力。
五、身心修养
保重好自己的身心,身体好了才能有精力投入工作用心生活,家人也不必跟着一起受累。焦老师推荐尝试“123作息时间表”,即:每天一早就起床;争取午休一场好觉、晚上一场大觉;一日三餐按时按点吃。
交流尾声,我院教师向焦老师积极提问。
1.怎样处理好学生与老师主观能动性上的关系?
每个班级当中能够有10%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就算得上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起点低不一定终点低,起点高不一定终点高。尽量去引导学生,以自身带动他人,好的班风也需要老师的正向指引。
2.怎样读好研究生?
跟随导师的节奏、研究方向,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认认真真在学校读三年书。要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每天积累一点,量变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会达到质变。在校期间抓紧时间发表文章,机会并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