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美术班于10月31日下午在401学术汇报厅举行了“我在敦煌”主题班会。此次班会邀请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王治和、副院长罗春参加,由班主任陈国文老师主持班会。
班会开始,陈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以“我在敦煌”为主旨,分享自己在敦煌学习、生活的感悟,交流与敦煌“相遇”、“相识”、“相知”的切身体会。同学们依次踊跃发言。
董智涛同学作为第一位分享者,他感谢班主任能组织此次班会给予大家分享敦煌文化的机会,也感谢缘分使大家相聚在敦煌学院共同学习并领略敦煌文化。随后,他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为题进行表达。在敦煌学院学习的这三年,汲取了许多丰富的敦煌文化,特别是2021年暑假担任莫高窟志愿者讲解员后,学习到众多知识,受益匪浅。他以莫高窟23号洞窟内绘壁画《法华经》中的贪、嗔、痴三个场面进行举例,告诉大家面对社会上种种贪欲的诱惑时要以道德规范自己,恪守本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保持专注与耐心,做真正的自己。
随后,蔡子怡同学以“在敦煌生活的感悟”为题进行分享。她的分享主题分别是“识”、“得”、“势”、“本”。“识”指她所认识到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带给她的资源以及可以把这种资源看作什么;“得”指她来到敦煌后,对绘画本领、传统知识、实践与运用以及创新方面所学到的知识;“势”指她现在与未来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今后该如何通过运用所学的敦煌文化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本”指她经历在敦煌学习、亲身体验并参与的各类实践与创新带给她的感受与收获。蔡子怡对同学们说:“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而后周天琪同学也谈了自己的所想所得。在初来敦煌时并不了解这个地方,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真正令她改观的是2021年暑期的志愿者讲解活动,短暂的几十天中她深刻体会到了敦煌的文化魅力。她主要向大家介绍了王道士(王圆箓)的生平事迹、藏经洞的来源、修建目的、内部存放的艺术文献及其丰富的形式与文化内涵。她感谢自己能够在敦煌学院读书,有幸参加莫高窟志愿者活动,学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敦煌文化,这是她人生经历中十分骄傲的“简历”。
曹浩南同学以截然不同的形式——照片和视频来回忆在敦煌上学的点点滴滴。他展示了2020级美术班共同去莫高窟看展览、去西千佛洞写生以及游玩阳关等合照。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在敦煌的油画创作、泥塑创作、摄影创作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与大家回顾这匆匆流逝且快乐的大学时光。他说,有人说气味是一种记忆,而他觉得图片在当下生活更适合储存记忆,因为可以一直平凡的记录美好的生活。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习惯抓住生活中的细腻来填补很多阶段的空白。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在敦煌的这段日子,这是最宝贵的时光,而敦煌仍是最朴实的敦煌。“本是海上浩瀚月,潜居沙海匿锋芒。”
四位同学分享完毕后,陈老师对此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并邀请王院长与罗院长发言。
罗院长表示,敦煌是世界的敦煌,是全世界都崇拜与敬仰的敦煌。虽然敦煌的自然条件恶劣,但我们有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来钻研学习。在这里读书、在敦煌研究院画壁画、参加莫高窟讲解员培训等这些有趣的事情,是最值得怀念的。此次班会主题鲜明,形式独特,从生活、学习以及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锻炼了同学们的自我表达能力。
王院长则从为什么学习敦煌文化和如何学习两个方面向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说到,一定要热爱敦煌,热爱敦煌学院,热爱学习敦煌文化。二十大会议中,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与自强、构建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等众多要求,其核心就是文化教育。只有具备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构建命运共同体,才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同学们要运用所学的敦煌文化去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敦煌文化的传承者、继承者与守护者。他以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及任务分配来举例,告诉大家要养成记录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以及每年的学习目标和规划,一个有思想的人应具备自觉的习惯,自律的人一定会实现想要完成的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够不负韶华,在未来拥有更大的平台与机会去展现自我!
2020级美术班主题班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