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读书分享:慈悲与关怀

更新时间:2022-10-09点击次数:43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条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将成为每个人一生的轨迹,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鲁迅曾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以书会友,这便再好不过。读书社团今日继续推送两位同学有关《悲惨世界》精彩的读后感内容与大家分享。


2022级美术班王丽梅同学

《悲惨世界》读后感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资产阶级社会统治的黑暗,将法国的历史、法律、宗教及社会情况都一一表现了出来。书中以冉阿让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场景,反映了一个又一个现实。通过悲惨世界雨果先生揭示了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仍然背负着囚犯的身份,仿佛并没有洗清他的罪恶。别人依然会歧视他,社会也在排斥他,没有人理会他是否想重新做人,人们只知道他是个苦役犯。这个时候主教收留了他,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冉阿让的路,他不仅是让冉阿让有地方住,更收留了冉阿让的心,照亮了冉阿让以后的路,让他从一个苦役犯再次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读完《悲惨世界》,我在思考,书中真的只有一个悲惨世界吗?冉阿让为何会走进监狱,只是因为家中孩子没有食物,偷了一块面包,却因此面临了五年的牢狱之灾。放在当今社会,是一件多么离谱的事。当冉阿让走出那黑暗的监狱后,他的生活更悲惨,比起被监狱围困,不被社会接受是更大的惩罚。大家怀疑他,厌恶他,酒馆不让进,旅店老板会把他赶出来。长途跋涉的他,腹空乏力却无处可去。幸好遇见慈祥的米里艾主教,善良的主教不仅给予他食物,还给他提供了舒适的客房,甚至在其偷了银碟子准备逃跑后原谅了他,还赠与他一对贵重的银烛台,教他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乐于助人,最终得到人民的爱戴,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书中可怜的女工--芳汀,为了自谋生活,将自己的女儿寄养在了恶棍德拿第家中。德纳第夫妇以各种理由向她索要着女儿生活所必须的“费用”。这个在苦难中打滚的母亲啊,善良而单纯,为了自己的女儿,甚至不惜卖掉最宝贵的头发和牙齿,最后连生命也献给了她。而冉阿让哪怕自己无力生存,还是将柯尔塞这个可怜的姑娘救出,留在自己身边,自己所遭遇的苦难不愿让小姑娘再次承受。主教、芳汀以及后来的冉阿让,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即使这个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悲惨、黑暗,他们却依然心存善良,依然为这个世界点缀了一份温暖!在面对贫穷潦倒、世态炎凉时,有的人会向德纳第一样,他们自私、贪婪、卑鄙,在遇到利益的诱惑时伤害他人。但可喜的是,现实之中还有另一种人。他们拥有的是光明正大、无己无私、善良柔软的心。他们不求回报,甚至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去资助别人。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悲惨世界不仅以细腻的文笔铺叙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最低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写照,也对爱、善与恶进行了描绘。我不禁感慨故事的结尾:冉阿让真的死了吗?“不,他已经用生命竖立起了人们心中属于善良的丰碑。”

我们都不应该向命运屈服,无论什么时候做真正的自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善良、宽松,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社会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但唯一能掌握的便是自己的初心与品格。

2022级美术班段婷娜同学

《悲惨世界》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雨果写的书——《悲惨世界》。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就猜想,我读这本书时一定会感到非常难过。当时我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有人说今天的最大意义是昨天逝去的人的最大期待。有人说幸福的最大意义是经历万千后懂得平淡的真谛。望着窗外无意行走的人群,似乎都在享受着这幸福的午后。但似乎也在不经意间有个声音在游走:无聊的夏天有人称其为“悲惨生活”、“牢笼式的生活”,可是殊不知,在遥远的过去,在某个角落,有人在哭泣。不是在泣诉这不公平的人生,而是为自己赖以生活的精神支柱要离他而去而哭泣。在那里,在那个世界,他带着人间最后一点昏暗的烛光离开了。幸福的世界里,因为一句表扬而欢呼雀跃,因为一束玫瑰而绽放笑容,因为一个生命的来临而喜极而泣;悲惨的世界里,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悲惨的世界里,因为贫穷而悲惨,因为法律而悲惨,因为现实而悲惨。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冉阿让的苦役犯,他之前因为一些事情坐了十九年的牢。他之前的所作所为被公开,所以没有一个客店肯让他住下来,怕给自己带来灾难。有一次,冉阿让经老妇人指点后来到主教卞福汝家。之后,冉阿让偷了主教家的银器,但是主教并不怪他,反而放他走,还把银器送给了他。冉阿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感化了,他贫穷不得已才偷了一条面包,却因法律的残酷被判五年苦役。在不屈服的艰难岁月,他屡次逃跑,从而使他的服役期加重到十九年。就这样,他从一个青年迈入中年,不见天日的生活令他怨恨社会。还有一件令人悲伤的事:他审判了给他造成不幸的社会之后,又开始审判上帝,因为是上帝创造了社会。尽管上帝在每个人额头上写着“希望”二字,他也会把这两个字从这个人的生命中抹去。尽管得到假释,但黄色自由纸,并未让他真正得到自由。在差点堕入复仇的深渊时,米里哀主教的宗教式宽容让他决心改过,这种悔恨创造了一种更深刻的觉悟。米里哀是人间神的化身,他给了冉阿让精神的自由,也给了他思想的财富。他以马德兰的身份行善,成为受人尊敬的市长,但他再一次遇到了从前的对手——沙威。在他救下割风爷爷时,就已经被怀疑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懦弱造成其他人的委屈,于是来到法庭,承认自己的身份——苦役犯24601。他不能让自己承担这一切的罪责,因为他要实现承诺,保护珂赛特。如果说这老人的悲惨世界中还带一点温暖的话,那就是与养女一起度过的。纯真的珂赛特有了自己的爱情,冉阿让再一次为她救了她心爱的马吕斯。当他决定告诉这个青年他的过往时,他被误解了。他离开了他们孤独的生活,没有了支持他活着的动力,突然之间就倒下了。当马吕斯和珂赛特明白一切时,老人已经只剩烛台为伴。临终时他醒悟:死算不了什么,可怕的是不能活着。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很值得我们一看。我相信,你们看了这本书后也会深有感触的,没准还会感悟更深呢!我们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悔改、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

今日分享到此结束,让我们期待明天的精彩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